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极震区是什么意思(聊聊地震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10 08:40:15    

2024年开年以来,地球就不平静,地震频繁出现,元月1日,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.6级地震;元月23日,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.1级地震;4月3日台湾花莲发生7.3级地震。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,在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,震级较大,为地震活跃期;另一段时间地震较少,震级较小,为地震平静期,现今这种情况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,还待观察。

什么是地震?地震又称地动、地振动。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,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。

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,也就是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为震源。

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为震中。

震源深度是指从震源到地面震中的距离。

震中距是指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。

极震区是指震后破坏最严重的地区,震中所在的位置。

现在通过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的信息来了解一下地震。

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:4月3日7时58分,台湾花莲县海域(北纬23.81度,东经121.74度)发生7.3级地震,震源深度12千米。

这条信息向我们传递了许多地震的相关概念。

一是发生的时间,地震具有瞬时性,作用的时间很短,但造成的破坏很大,使人猝不及防。

二是发生的地点,也就是震源和震中的位置。

三是发生地震的级别。

四是发生地震的震源深度。

通过这些数据信息,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有关地震的知识。

首先通过位置信息,台湾花莲是处于世界三大地震带中分布最广的、地震最多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之内。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,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、堪察加半岛、日本列岛至我国台湾,再经菲律宾转向东南,直到新西兰。另外两个地震带分别是亚欧地震带和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。亚欧地震带是从地中海向东,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,然后向南经横断山脉过缅甸至印度尼西亚;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。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蜿蜒于各大洋中间,几乎彼此相连。


对我国来讲,由于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上,故属于一个地震较多的国家,我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:

1、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;

2、西南地区,包括西藏、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;

3、西部地区,包括甘肃河西走廊、青海、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;

4、华北地区,主要在太行山两侧、汾渭河谷、阴山—燕山一带、山东中部和渤海湾;

5、东南沿海地区,广东、福建等地。


其次通过7.3级地震这个数据,来了解震级及分类。震级是用作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的多少而确定划分的,根据震级的大小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类:

弱震:震级小于3级。如果震源不是很浅,人们一般不易觉察到。

有感地震:震级大于等于3级,小于等于4.5级。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,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。

中强震:震级大于4.5级,小于6级,可造成破坏,破坏程度还与震源深度、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。

强震:震级等于大于6级。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又称巨大地震。

台湾花莲这次地震就属于强震。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震级达8.0级,属于巨大地震。

再次看看震源深度(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)这个数据,依据这个数据,可以将地震分为三种类型:

1、浅源地震,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。

2、中源地震,震源深度为70—300公里。

3、深源地震,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。

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,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,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,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,震源越浅,破坏性越大,但波及的范围越小,反之亦然。

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台湾花莲地震是一次浅源强震,破坏性大这样一个结论。

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,人们要对它保持一种敬畏心态,要充分去认识它,了解它,尽可能力去减少的它带来的破坏,防止灾难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