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秦始皇称帝到清末溥仪退位,在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上一共产生了400多位皇帝,大大小小一共有60多个封建王朝,这些王朝的亡国之君们大都下场不好,如晋恭帝司马德文被闷死,南唐后主李煜被毒死,明崇祯帝上吊自缢身亡,然而仍然有一些亡国之君,虽然国家灭亡了,但是自己得到了新朝的优待,得以善终。本文就跟大家来一起聊聊这些善终的亡国之君。
汉献帝刘协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位受到优待的亡国之君了。东汉中平六年(189年),董卓废掉少帝刘辩,立年仅8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。当时东汉的形势已经无力回天了,诸侯四起,汉献帝完全是一个傀儡。
先是董卓伏诛后,汉献帝刘协被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,后在杨奉和董承的护送下返回洛阳。建安元年(196年),曹操迎献帝到许昌,挟天子以令诸侯,献帝又称为曹操的傀儡。然而献帝不甘受制于人,策动董承和伏完起事,结果没有成功,接着就继续做曹操的傀儡了。
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曹操去世后,曹丕继承曹操的魏王爵位和丞相之职,不久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于自己,在洛阳即位,改元黄初,而汉献帝刘协则被曹丕降封为山阳公,以河内郡山阳县的一万户作为食邑,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,建汉宗庙以奉汉祀。曹丕同时还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:“天下的好东西,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。”
魏明帝青龙二年(234年),刘协在封地寿终正寝,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,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。谥号为孝献皇帝。下葬时魏明帝“制锡衰弁绖,哭之恸”,并立刘协的嫡孙桂氏乡侯刘康为山阳公。
蜀汉章武三年(223年),蜀汉昭烈帝刘备去世后,刘禅继位,时年16岁。刘禅继位后,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之下,对曹魏进行了九次北伐,诸葛亮病逝后,刘禅开始独掌朝政。然而后期的刘禅开始重用宦官黄皓,国力逐渐衰败,景耀六年(263年),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蜀,刘禅投降邓艾,蜀汉灭亡,刘禅一共在帝位上41年,也算是在位比较久的皇帝之一。
蜀汉灭亡后,刘禅被降封为安乐公,到魏国都城洛阳居住,期间司马昭曾设宴招待刘禅,宴会上演奏蜀乐并问刘禅:“安乐公是否思念蜀?”刘禅答道:“此间乐,不思蜀也。”这也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。
西晋泰始七年(271年),刘禅在洛阳病逝,终年64岁。晋朝廷谥刘禅为思公。
曹奂是魏明帝曹叡的养子,甘露五年(260年),高贵乡公曹髦被成济所杀后,司马昭立曹奂为帝,然而曹奂当时年仅14岁,虽有皇帝之名,不过是司马昭的傀儡罢了。
咸熙二年(265年),司马昭去世,其子司马炎继承了晋王爵位,不久司马炎篡夺曹魏政权,建立西晋,曹奂被降封为陈留王,安排在邺城,食邑万户,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,备五时副车,行魏国正朔,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,上书不称臣,受诏不拜的待遇。其地位、待遇、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。
晋惠帝太安元年(302年),曹奂在陈留封国去世,享年五十八岁,朝廷为他上谥号元皇帝,后人称为“魏元帝”。
孙皓是孙权废太子孙和的儿子,永安七年(264年)孙皓被拥立为帝,当时23岁。孙皓在继位之初,朝政还是比较清明的,然而后来他的态度却是来了个180度大转弯,他开始沉溺酒色,专于杀戮,变得昏庸暴虐,就连晋武帝司马炎都感到惊恐。
天纪四年(280年),西晋大军兵临城下,孙皓效仿蜀汉后主刘禅,备亡国之礼,素车白马,肉袒面缚(两手反绑),衔璧牵羊,大夫衰服,士舆榇(把棺材装在车上),率领太子孙瑾等21人来到王濬(晋军大奖)营门,向西晋投降,吴国灭亡。
孙皓投降后,被送到洛阳居住,晋武帝司马炎降封他为归命侯,太康五年(284年),孙皓在洛阳去世,时年42岁,葬于洛阳的北邙山。
陈叔宝,陈宣帝陈顼的嫡长子,太建十四年(582年)继位,陈叔宝继位时,江北的中原大地已经是隋文帝杨坚的了,经过几年的经营,杨坚于589年派兵伐陈,而这几年陈叔宝却荒废朝政,醉心于酒色,隋朝大军兵临城下时,陈朝军队已经无力抵抗,陈叔宝兵败被俘,押送至长安。
陈叔宝到长安后,隋文帝杨坚并没有杀他,而是封他为长城县公,隋文帝还赐予他宅邸,礼遇甚厚。仁寿四年(604年),陈叔宝在洛阳城病逝,终年52岁,追赠大将军、长城县公,谥号为炀,葬在洛阳的北邙山。
石重贵,晋高祖石敬瑭的养子,天福七年(942年),石敬瑭去世后继位为帝,然而石重贵继位后不肯向契丹称臣,这一操作一下子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,为此契丹发兵攻打后晋,947年,契丹大军攻入开封,石重贵出城投降,后晋灭亡。
亡国后,石重贵被送到契丹境内居住,到建州后被分配了50顷土地,石重贵在这片土地上建造房子,耕种土地,聊以度日,公元974年,石重贵在辽国病逝,终年60岁。
柴宗训,周世宗柴荣第四子,显德六年(959年)柴荣病逝后继位为帝,年仅7岁,由符太后垂帘听政。次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黄袍加身,取代后周建立了大宋,柴宗训则被降封为郑王,并被赐予“丹书铁券”。后来赵匡胤留下了三条遗训,其一便是:柴氏子孙有罪,不得加刑,纵犯谋逆,止于狱中赐尽,不得市曹刑戮,亦不得连坐支属。
柴宗训被降封为郑王后,与母亲一起被迁到房州居住,北宋开宝六年(973年)逝世,年仅20岁。
溥仪,醇亲王载沣的长子,他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,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光绪帝病逝后,溥仪被慈禧太后选中继位为帝,然而当时的革命形势星火燎原,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,1912年2月12日,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,以太后名义颁布《退位诏书》,溥仪退位,清朝灭亡。
溥仪退位后,仍然可以在紫禁城居住,1917年张勋复辟后,溥仪短暂的当过12天的皇帝,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,将溥仪从紫禁城撵了出去。九一八事变后,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之下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,溥仪又做了12年的康德皇帝。
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,溥仪在逃跑时被苏联红军俘虏,1050年8月被押解回国,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学习。
1959年,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签署的特赦令,溥仪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。特赦之后,溥仪在北京居住,先后当过园丁,政协委员,1967年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病逝,终年61岁。
小结:
相比于崇祯皇帝的“君王死社稷”,南唐后主李煜的被杀,这8位亡国之君的待遇还是比较好的,虽然国家灭亡了,但是他们却没有为国殉葬,而是又在新朝生活着,尤其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,既见证了旧社会的黑暗,也见证了新中国的光明。
热点文章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