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诗人王安石在《元日》中写道,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,形象描绘了鞭炮燃放的壮丽景象,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。
鞭炮那响亮的声音、炫烂的光华,伴随着我们度过无数喜庆时刻,其起源与传承的习俗背后,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。
1、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——王安石《元日》
大意: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,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。
2、
爆竹声中岁又除,顿回和气满寰区。
——赵师侠《鹧鸪天·丁巳除夕》
大意:在烟花爆竹的声响中,又是一年过去了。感受到春的气息,顿觉温暖充满了天地之间。
3、
商量爆竹谈箫价,添得娇儿一夜忙。
——吴曼云《压岁钱》
大意:商量着买爆竹和箫等玩具,压岁钱反而让小儿忙了一夜。
4、
爆竹惊残梦,寒镫照独眠。
——于谦《除夕》
大意:爆竹声将我从梦中惊醒,只一盏寒灯独自照着我入眠。
5、
夜半梅花添一岁,梦中爆竹报残更。
——杨万里《乙丑改元开禧元日》
大意:过了午夜梅花就又添一岁,在梦中恍恍惚惚听到爆竹声。
6、
爆竹一声乡梦破,残灯永夜客愁新。
——黄公度《乙亥岁除渔梁村》
大意:除夕的爆竹,惊醒了思乡的残梦,客居的愁绪,伴随着长夜昏灯。
7、
城中爆竹已残更,朔吹翻江意未平。
——陈与义《除夜》
大意:五更时分城中的爆竹已经放完了,北风吹得江水翻涌,心情难以平复。
8、
一声震得人方恐,回首相看已化灰。
——曹雪芹《爆竹》
大意:爆竹一声响,震得人还在惊恐中; 回头再望,已经化成纸灰。
9、
竹爆惊春,竞喧填、夜起千门箫鼓。
——杨纘《一枝春·除夕》
大意:声声爆竹唤醒了蛰眠的春天,欢庆节日的喧闹声此起彼伏,热闹非凡。入夜,千家万户奏起了音乐,箫管清悠的旋律和响亮急促的鼓点交织成一片。
10、
爆竹声中腊已残,酴酥酒暖烛花寒。
——朱淑真《除日》
大意:在爆竹声中我们辞去了旧的一年,迎来崭新的一年,畅饮着屠苏酒,暖在心头,将寒意驱散。
热点文章
最新文章